哈喽,各位咖迷们
有没有想我呢,我是你们的咖啡君~
今天和你聊聊
/ 怎么挑“手磨” /
大家都知道磨豆机领域最大的分类就是手磨和电磨两大阵营。电磨效率高,速度快,省力,然而不利于携带,依赖供电,造型也往往比较庞大。手磨小巧便携,发热小,自己动手研磨更是别有一番风味。因此互相谁也替代不了谁,故很多发烧友还是对手磨情有独钟。
特地把日剧《 温柔时刻(優しい時間)》又重温了一下,截下了这组让咖啡君爱上手磨的镜头,和你们分享下:
有木有被撩到?
研磨的时候一圈一圈,时间随之流走,但溢出的咖啡香,却让人陶醉得感觉整个时空都凝固了。
研磨 可是做一杯好咖啡的重要前提啊(戳这里☞传送门 感受下研磨的奥义)。
在咖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再穷不能穷了磨豆机 。咖啡君就来和你聊聊 怎么选购一台适合自己的手动研磨机 。让你辛苦搬砖赚的钱,花在刀刃上。
研磨度是否均匀
已知条件:咖啡粉研磨得越细,与水接触的表面积越大;越粗,与水接触的表面积越小。
解题过程:在萃取时间、温度、水、方式等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由于接触面积更大,粉细萃取率会更高,粉粗萃取率会更低。
得出结论:在同一次萃取过程中,如果出现 咖啡粉研磨粗细差异过大 时,出品的咖啡就可能同时出现萃取不足和萃取过度这两种让人沮丧的状况,如果每一粒咖啡粉的萃取状态都不同的话,味道 就会过于 复杂 。
so,决定研磨均匀的核心,在于磨豆机磨心的同心度是不是够好。咖啡粉是通过内外磨心交错研磨得到的,如果固定结构不够精密,转动时内外磨心之间距离一直在变,磨出来的粉就会有粗有细。
细粉不易过多
不管用怎么样的磨豆机,都会有极细粉产生,这是咖啡豆自身的物理结构所决定的。只是不同的磨豆机产生的细粉量不一。即便是磨王EK也会有超过10%的细粉。
那么 细粉 它一 多 会怎么样,萃取过度呀(看上一段),萃取过度 会怎么样,会 苦 啊!
so,一款 手磨的优劣直接反应在研磨度是否均匀及细分率上 ~
使用起来舒适省力
手磨相对电动来说不受场地的制约,确实是不错的选择,但使用起来比较费力,尤其对软妹而言。所以挑选手磨的时候,需要考虑它是否使用起来舒适,能否让你轻松研磨咖啡豆。
复古的台式磨豆机(上图左)因为底盘较重,可以有个比较大的摇柄,故可能会更省力一点。手持的圆筒型磨豆机(上图右)则需要一定的 持握力量 。如果圆柱表面过于光滑或半径过大,则很容易跟随磨豆的方向旋转打滑。
决定费力程度的另一个因素是 磨心是否锋利 、磨心结构是否合理 。如果磨心较钝,则裁切力不够强,容易卡住导致费力。
粗细调节阀很傻很方便
根据不同的烘焙度、萃取工具,研磨度也是不一样的哦~有些手磨的粗细调节阀容易在研磨的时候跑刻度,这样就会造成研磨度不均匀。
对于不爱看说明书星人来说,手磨的粗细调节阀的设计就应该更人性化,够“傻瓜”,有一个更好的用户体验~
看图说话:咖啡君拍下手头现有的几款手磨,分享下几个调节档位的设计:
▵
复古的台式磨豆机的调节档
▵
三款不同的手持圆筒型磨豆机的调节档
便携度:说带走就带走
▵
HG one 传说中手磨界的扛把子,但是便携上就稍差些啦,只能在家里慢慢磨。
▵
现在的手磨设计越发精致,开启一言不合就带走的模式,如果你是旅行达人,可以把这个也列入购买的考虑因素,随时随地说现磨就现磨。
颜值
这个世界不看脸的话,还要设计师干嘛呢?
so,手磨的颜值当然应该在你选择购买哪款手磨的条件中啦~
咖啡君近日收到了光头老詹家的新品
栗子G1咖啡研磨器
▽
圆中带方,颜值不错,
~ 满足专业研磨度需求,重点是 研磨度均匀 ~
草已种完了,就酱样,泡咖啡咯
▽ 扫描 /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了解更多 ▽
听说不会再有更低价了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转载请注明:咖啡文化
若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关于咖啡,这里有你想要的一切.
长按二维码,关注 / 咖啡文化 /
☟ 戳这里,栗子G1咖啡研磨器带回家